Currently viewing the human version
Switch to AI version

为什么换到通义灵码

Copilot在公司内网简直是灾难。每次等补全都要好几秒,有时候直接timeout。写个React hook,补全建议要等半天,完全破坏coding的节奏。国内开发者都知道这个痛点,参考GitHub访问优化开发者网络问题讨论

试了通义灵码,网络确实快,基本秒出。这是唯一的优点。从官方性能测试看延迟确实比海外服务要低。

代码质量的真实情况

写简单的useState、useEffect还行,但稍微复杂点就开始胡说八道。
我让它写个带缓存的数据获取函数,结果生成的缓存key是写死的:

const getUserInfo = async (userId) => {
  const cached = localStorage.getItem('userInfo'); // 我艹,这key是写死的
  if (cached) return JSON.parse(cached);
  // 用户A的数据会被用户B覆盖,这不是坑爹吗
}

这种基础错误很常见,所以每次都要仔细检查生成的代码。类似问题在Stack Overflow程序员技术社区 上讨论很多,OWASP的AI安全指南 值得看看。

多文件编辑功能

智能体功能试过一次,用它重构Express路由。几个文件的修改,成功率50%。
一半改对了,一半改出bug,还有一个直接废了。

比手动改快,但你必须review每个改动,不然等着debug到半夜吧。建议参考代码review最佳实践GitHub的安全编码指南

中文注释理解

这个确实比Copilot强点。中文注释能理解一些:

  • "// 检查用户权限" → 生成权限验证代码
  • "// 分页查询商品" → SQL带LIMIT和OFFSET
  • 中文变量名用户列表也能补全

但代码质量还是不行,理解中文不等于写对代码。关于中文编程的讨论可以看中文编程实践多语言编程环境

内存泄漏让人崩溃

VS Code用一段时间后就开始卡,插件内存占用能从300MB涨到4G+。我有个Vue3项目,组件文件一多就完蛋,VS Code直接卡到响应不了。

现在我都是开发一个小时就重启一次VS Code,真的烦死了。插件1.8.5版本说是修了内存泄漏,用下来还是老样子,估计是治标不治本。类似问题在VS Code性能问题汇总VS Code性能指南 里有详细讨论。

我实际用过的对比

场景

通义灵码

GitHub Copilot

网络

国内秒回

公司网络要死

代码质量

简单的凑合,复杂的就瞎扯

整体更靠谱

中文理解

中文注释确实理解得更好

中文就是个笑话

费用

现在免费(不知道能免多久)

每月$10

内存占用

大项目吃几个G,VS Code直接卡死

基本稳定

半年来踩过的坑

语言支持别信官网

官网说支持200多种语言,纯粹是营销数字游戏。实际体验下来,和官方语言支持文档对比差距很大:

JavaScript/TypeScript: 写React/Vue这些常用API还凑合,但你别指望它能处理复杂逻辑。参考FreeCodeCamp的AI编程指南TypeScript官方博客

Python: Django基本功能还行,复杂逻辑就开始瞎扯。可以看看Real Python的AI教程Django官方文档

Java: Spring Boot简单的能处理,微服务注解经常搞错。相关讨论可以参考Spring Boot注解最佳实践微服务架构指南

Go: gin框架勉强识别,goroutine并发代码完全不行。Go并发编程最佳实践Gin框架官网有详细说明。

Rust/Kotlin: 基本没支持,生成的代码连编译都过不了。对比Rust官方工具链Kotlin官方文档差距明显。

插件各种bug

内存泄漏
大Vue项目用一会儿,插件内存从几百MB涨到几个G,VS Code直接卡死。
只能强制kill进程,血压都快升高了。

IDEA在Mac 4K屏花屏
MacBook Pro M1接4K显示器就花屏,IDEA 2024.1版本的时候最严重,界面直接花成马赛克。这bug从去年3月拖到6月才修,阿里的开发效率真是让人无语...

网络连接莫名其妙就断
经常写着写着就突然连不上了:ECONNREFUSED 47.96.xxx.xxx:443
有时候断了重启插件能好,有时候要重启整个VS Code,最恶心的是有一次断了一整天,害我以为是公司网络的问题。

代码生成的安全问题

最恶心的是安全漏洞。我让它写个用户查询,结果:

def get_user(user_id):
    query = f"SELECT * FROM users WHERE id = {user_id}"  # SQL注入等着你
    return db.execute(query)

这种低级错误,真的让人怀疑这AI是不是故意的。生成的依赖版本也经常过时,React还推荐老版本。关于AI生成代码安全问题,可以参考OWASP AI安全指南GitHub安全最佳实践

企业版也是坑

我们公司试过企业版,纯粹被坑了。私有化部署要求高配CPU、大内存,还要GPU,光硬件成本就够买Copilot企业版好几年的了。代码规范功能也是鸡肋,只能设一些简单规则,复杂的代码规范根本搞不定。企业采购AI工具的对比可以参考Stack Overflow开发者调查GitHub官方博客

最后算下来价格比Copilot企业版还贵,功能还不如人家。所以我们直接退了,选了Copilot企业版。详细的企业版对比可以看AI编程工具企业版功能对比

效率对比实测

我用同样需求测试过:实现带缓存的商品搜索API

  • 通义灵码:2小时(包括修bug时间)
  • Copilot:1.5小时

结论:免费的代价是你要花更多时间debug。关于AI编程工具效率对比的更多数据,可以参考Stack Overflow 2024开发者调查GitHub Copilot效率研究

大家问得最多的几个问题

Q

代码会不会被传到阿里服务器?

A

肯定会传啊,不传怎么处理?阿里说不用于训练,信不信看你自己。反正我是不会在敏感项目里用任何AI工具。关于数据隐私可以参考通义灵码隐私政策AI工具数据安全指南

Q

为什么生成的代码老是有bug?

A

因为它不是在写代码,是在做文本预测。就像手机输入法联想,看起来对但逻辑可能是错的。关于AI生成代码的局限性,可以参考AI代码生成研究OpenAI的Codex论文。我遇到过的坑多得很,比如生成的代码忘记关数据库连接,害得我们的数据库连接池爆了。还有循环条件写错导致死循环,直接把CPU跑满。最恶心的是各种SQL注入漏洞,简直是给黑客开后门。所以我现在是不管AI生成的代码看起来多对,都要仔细review。直接复制粘贴就是自己挖坑。建议参考GitHub的安全编程指南代码安全最佳实践

Q

这个插件为什么这么爱卡死?

A

内存泄漏的老毛病。特别是大项目,用一会儿就开始吃内存。我现在只能这样对付:定期重启VS Code,看着任务管理器里内存占用飙到几个G就赶紧关。大项目里我都是先关插件,代码写得差不多了再开,免得卡死浪费时间。官方每次更新都说优化了内存使用,但实际用下来还是老样子,估计是根本性的架构问题,短期内修不好。相关问题讨论可以参考VS Code性能问题汇总VS Code性能优化指南

Q

免费能用多久?

A

这个真没人知道。阿里现在肯定是在烧钱抢用户,等把GitHub Copilot的市场份额抢得差不多了,收费是迟早的事。你看钉钉、淘宝,哪个不是先免费后收费?关于AI工具商业模式的讨论可以参考2025 AI编程工具市场趋势AI工具的未来定价策略。我现在的策略是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,通义灵码、Copilot、CodeGeeX都装着,谁好用用谁。多工具对比和切换策略可以参考AI编程工具选型指南

Q

中文支持真的更好吗?

A

确实好一些:

  • 中文注释理解准确率高点
  • 中文变量名能补全
  • 中文文档字符串生成还行

但也就是好一些,不是质的飞跃。你要是平时写英文代码,这优势没啥用。中文编程的更多讨论可以参考中文编程实践指南多语言编程环境

Q

企业版值不值?

A

我们公司试过,血泪教训:不值!首先价格比Copilot企业版贵,这就已经很离谱了。私有化部署的硬件要求简直变态,光服务器成本就够用好几年Copilot了。功能也没有想象中强,很多承诺的功能都是半成品。除非你们公司对数据安全有特殊要求,不能用海外服务,否则老老实实买Copilot企业版吧,少踩坑。企业采购决策可以参考Gartner的AI工具采购指南AI工具ROI评估

Q

为什么每次更新都要重新登录?

A

阿里云账号体系的锅,经常抽风。解决办法:关掉自动更新,手动更新稳定版。

Q

能和Copilot同时用吗?

A

技术上可以,但我强烈建议别同时开。双倍内存不说,补全建议经常互相冲突,一会儿出这个的建议,一会儿出那个的建议,把人搞糊涂。快捷键也会打架,按一个键不知道哪个插件响应。我现在的做法是公司项目用通义灵码(网络原因),个人项目用Copilot,泾渭分明,省事。类似的多工具管理策略可以参考AI工具的企业管理最佳实践